小学趣味学习之名人故事:王守仁的生平简介

2016-03-28 15:36:13来源:网络

  平时的学习很枯燥,不妨找点趣味知识来补充一下大脑!新东方在线小学频道为大家整理《小学趣味学习之名人故事:王守仁的生平简介》,在乐趣中学习,在快乐中增长知识!

  小学趣味学习之名人故事:王守仁的生平简介

  王守仁(1472~1529)中国明代大臣,思想家。初名云,字伯安。因筑室于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授刑部主事。正德元年(1506)以兵部武选主事疏救科道言事官戴铣等人,遭刘瑾陷害,谪贵州龙场驿(在今贵州修文)驿丞。始悟心性之学。五年刘瑾伏诛,起为庐陵(今江西吉安)知县。后迁考功郎中,擢南京太仆寺少卿,进鸿胪寺卿。十一年擢右佥都御史,授南(安)、赣、汀、漳诸州巡抚,行十家牌法,选民兵,镇压大庾、乐昌、郴州农民起义。十四年率吉安知府伍文定等平定宸濠之乱。嘉靖初,拜南京兵部尚书。论功,封特进光禄大夫、柱国 、新建伯。嘉靖六年诏以原官兼左都御史,两广总督兼巡抚,镇压大藤峡起义。七年十一月廿九日(1529年初)卒于南安(今江西大余)。隆庆初,赠新建侯,谥文成。在哲学方面,他是心学发展的集大成者,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在伦理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致良知。认为“良知”是每个人都有的,“满街都是圣人”,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照着良知去做,去“致”良知。由此他进一步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不同意把知行分开看成先后的关系,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知行合一说,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强调道德实践,要言行一致。但混淆了意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界限,甚至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了,这就陷入了唯心论。王守仁晚年把他的思想归结为“四句教”,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由此引起王门后学理解上的分歧和争论,但他的思想流行达150年之久,形成阳明学派,在明代影响极大。阳明心学虽然起过某种冲击圣贤偶像的积极作用,但空谈心性之风流行,也影响了明中叶以后学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著有《传习录》、《大学问》、《阳明先生文录》等,后人辑《王文成公全书》38卷传世。

  来源:新东方在线论坛


英语+新概念学习资料大礼包

微信扫一扫 自动获取网盘链接

更多资料
更多>>
更多内容

小学英语资料大礼包合集

扫描下方二维码自动领取

更多>>
更多英语课程>>
更多>>
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