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与特长:从朗朗的成长路看才艺培养

2016-01-18 11:22:49来源:网络

  朗朗:没告诉我他辞职,他跟我说,他现在转到北京去什么了,我说你上班,他来北京以后,我就觉得被骗了,他不上班,成天在家待着,我说你怎么不上班,你不是转北京了,你不知道沈阳的办事处没事,就是聊天,同事说每天说回来吧,他说他每天我上学他都去,我也相信他,当时傻不垃极的,就是说他不上班了,他说他上班,没事,你甭管了,他没说他辞职,我都挺大了,才看见那个辞职书,我当时看完特别难受。

  解说:初到北京,父子俩租住在一处较为便宜的居民楼里。一直对朗朗的音乐才华深信不疑的朗国任还在中央音乐学院为儿子找了最好的音乐老师。但是几番磨合之后,在对朗朗的发展前途上,老师和他们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朗朗:曾经被老师呲,就是钢琴老师,说我不行,没才能,反映慢。弹琴像东北人种土豆,精神头像打砸抢,感觉有点武士道感觉,他问我没看过文化大革命打砸抢,我说我不知道什么打砸抢,一堂课结果不上,就上文化大革命。最后说,你开百水一杯,最好别弹琴了,中央音乐学院不适合你,你还没到这个程度,你去上一下二级三级的学校去学习。然后,说完以后就给我踢出去了,没像踢足球似的踢出去,就是不教我了,就那段时间我就打退堂鼓了,我不弹了,什么破玩意,钢琴,武士道这个那个,什么话这是,弹钢琴干嘛,受这个苦,还得种土豆。

  严父寄托儿子音乐梦想

  父亲郎国任是郎朗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人物,在郎朗出生之际,他就对其寄予厚望,希望儿子能够实现自己因“文革”而受挫的音乐梦想。父亲牺牲了自己的工作,也牺牲了孩子本该玩乐的童年。在接受记者的电话采访回忆起这个片断时,说自己就是觉得有恐惧心理。有时本来是给学校合唱队伴奏而晚回家,但是父亲好像已经到了疯狂的程度,认为郎朗就是贪玩,再加上郎朗被当时教琴的老师批判得一文不值,父亲非常绝望。“我当时想,我不能吃药,也不能跳楼,不能就这样完了,那也太不值得了。”

  当被问起多年过去后,父亲怎么看待当时的举动,是否已经释怀时,郎朗说,自己和爸爸没有正式谈过这件事,但是每次只要稍一提起,坚强的父亲就会流泪。“他肯定后悔了,所以我觉得没有什么必要再去问了。”他还说,自己的这本自传开始并没有让父母参与,后来为了确定一部分自己出生前从父母处听来的故事,才找父母核实,而爸爸妈妈看到他的自传很高兴,觉得郎朗已经真正长大了。

  朗朗:“成功最重要的是兴趣”

  7岁的郎朗在获得钢琴比赛第一名之后,老师鼓励他到北京继续学习钢琴。郎朗的父亲郎国任辞了自己在公安局的工作,带着儿子来到北京,租住在地下室,从完全不会做饭开始照顾儿子的饮食起居。但当时的老师并不看好郎朗,总是说些打击和消极的话,学校的同学也讥笑郎朗,这些令郎朗很不在状态,几乎失去了对钢琴的兴趣。

  而此时的“郎爸”也近乎崩溃。有一天,他对郎朗说:你现在有3个选择,回沈阳,跳楼,吃药。郎朗在现场回忆说,所谓吃药,就是一下子吞下几十片治发烧的药片。当时郎朗回应了老爸,选择了最后一种方式:吃药。不过他从老爸手里接过药片后,突然觉得生气,猛然把药片扔到了爸爸身上,愤怒地说,这又不是我的错,为什么要我吃药?试想,如果当时郎朗真要一下犯糊涂,踏上不归路,那世界就很可能少了一位500年不遇的天才,今天我们也无法欣赏到郎朗美妙绝伦的琴声了。

  郎朗回忆此段经历时说,“成功最重要的是兴趣。那是一个十分艰难的时期,几乎让我失去对钢琴的兴趣,差点崩溃。”对此,郎朗的父亲郎国任说,“每一个成功的人,都要经历十分十分十分的特别困难,只有执着的追求才有可能通向成功。”

英语+新概念学习资料大礼包

微信扫一扫 自动获取网盘链接

更多资料
更多>>
更多内容

小学英语资料大礼包合集

扫描下方二维码自动领取

更多>>
更多英语课程>>
更多>>
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