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是爸妈的成绩单 很多家长掉入这4大误区!

2016-03-22 15:13:32来源:搜狐教育

  “但实际上,孩子是孩子,孩子不是你的,是他自己的,所以我们要无条件去接纳孩子,学会正确地爱孩子。”

  我们经常会说:“你考试第一名,爸妈爱死你了。”“听话的孩子妈妈才喜欢。”“你再不去写作业,妈妈就不要你了。”这些话都会让孩子觉得爱是有条件的,他只有达到你的要求才会被爱。

  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有爱的饥渴症,他们担心父母随时会收回对自己的爱。孩子的解读和感受无关乎父母心中到底怎么想,所以我们要让孩子感觉到你的爱是没有条件的。

  当然,无条件的爱孩子不是纵容溺爱孩子。父母教育孩子时,要把孩子这个人和他的行为做一个区分。正是因为我们爱孩子,而且孩子是成长中的人,我们才要对孩子负责,要明确告诉孩子哪些行为是好的,哪些行为是不对的,建立正确的是非观。

  误区二:父母是孩子成长最好的教材,身教大于言传

  我们总会看到,让孩子别躺着看书,自己却在躺着看书的父母;让孩子赶紧睡觉别玩电脑,但自己却在看手机玩电脑的父母。

  “其实,父母自身是孩子成长最好的教材,孩子天天跟自己的父母在一起,你们是孩子最直接的观察和模仿学习的对象。”边玉芳说,如果要求孩子彬彬有礼的话,那你先要自己做到;要求孩子不乱发脾气,你得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要求孩子有良好作息和行为习惯,你自己得做到。

  除了言行,父母的情绪是有感染和传递的力量的。美国一项针对家庭的研究发现,如果父亲或母亲得了焦虑症,那么他们孩子患上焦虑症的风险是正常孩子的7倍。

  当然,每个人都有负面情绪,所以要学会调节,及时切断不良情绪传播的链条,不要让踢猫效应发生。边玉芳解释,踢猫效应是,爸爸在老板那里受了气回来就指责孩子,孩子没有别人发泄,就踢了家里的猫一脚。“我们在焦虑过程中,大量能量就被耗掉了,时间也就过去了。假如我们真的抓紧行动,把问题解决掉了,负面情绪链条也就被打断了。”

  她指出,父母在孩子面前表达情绪也是有方法的,比如在发脾气之前,能不能暂时离开孩子一分钟?如果我们已经发了脾气,可以说,你刚才的行为妈妈很难过,所以妈妈做得也不好,你现在能做些什么帮助妈妈感受好一点呢?慢慢让孩子明白,为什么爸爸妈妈会生气,同时一定努力做到,不要无缘无故因为自己的情绪而迁怒孩子。

  误区三:孩子进入青春期时请别过度控制他

  孩子的青春期让很多家长非常头痛。这个时期的孩子进入了自我同一性的过程,尤其需要自我探索。边玉芳指出,“叛逆是一个好的开始”,恰当的叛逆是孩子自我探索的体现,对孩子的成长是有意义的。当然叛逆有好的开始,并不一定有好的结束,这就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做工作。

英语+新概念学习资料大礼包

微信扫一扫 自动获取网盘链接

更多资料
更多>>
更多内容

小学英语资料大礼包合集

扫描下方二维码自动领取

更多>>
更多英语课程>>
更多>>
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