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小学趣味数学故事:为何民国大师们的数学成绩是零分二

2017-04-25 14:50:28来源:网络
  上文也说了,美式教材很流行,英语很重要,数学招生考试也有以英语出题的。韩斌在《民国时期大学入学数学考试研究》中罗列了四套试卷:1923年北京大学理科试题、1931年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及工程学院、管理学院招生试题和1932年国立北京大学入学试题算学试题(理学院)。其中,前三套都是用英文命题的,请看1931年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招生试题:

  以上是各个高校的自主命题试卷,我们再来看一份全国卷。在2008年第8期《数学教学》上有一篇《从1939年的数学高考试卷谈起》,该文为我们提供了一份“1939年国立各院校统一招生数学甲试题”(甲组:报考理工学科者;乙组:报考医、农、生物和地理者;丙组:报考文法者):

  这份试卷一共只有6道题目,也没有选择题、填空题,都是解答题。当代特级教师顾鸿达在文中分析说:几乎都超出今天的《数学课程标准》的内容,高次方程、DeMoivre定理、行列式都被我们削减了。特级教师康士凯谈到:这6道题目中没有立体几何内容,但今天的高中数学,空间想象能力培养是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立体几何有一定地位,包括用向量方法处理。

  总之呢,我们可以看到,民国时期的招生考试中,数学题目不多,一般为5到6题,但题型单一,都为解答题。至于难度的话,差异比较大,不好一概而论。

  民国大师为什么考不好数学?

  看到这里,想必对“民国大师为什么考不好数学”这一疑问有了一定的看法了吧。基于我们对民国数学试卷的分析,可以明白,不像当代数学高考题目多、题型丰富,当时就5到6题,而且都是解答题,确实没办法蒙些分数来,只能交白卷,得零分。

  对这种计分考试方式,国学大师钱穆有不同的看法,他在1919年的《教育杂志》第11卷第12号上发表了《废止学校记分考试议》一文。钱穆认为,“考试原是实行明验之事”,“或谓学校试验,本是‘一日短长’,何足据定优劣,……此言似矣。”钱穆进一步指出记分考试有一个很大的弊端:“教者弛其‘督责’。学者懈其‘勉强’。逮至临考,学生蜂起用功,相与昌言,谓‘临时抱佛脚’,谓‘无济于事’也。然我谓教师之于学生,犹医士之于病者。当时相其病而进药。岂得悠悠过几时了,才临床一验其生死耶。”

  看来,钱穆很早就反对“一考定终身”了。与此相应的是,这些民国大师也的确没有被“一考定终身”,数学虽然考了零分,但并没有影响他们日后的成就。

  (来源:新东方在线论坛)

  更多内容,请关注新东方在线小学网(http://xiaoxue.koolearn.com/),我们还为大家整理了小升初简历、小升初面试题小升初辅导小升初作文等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英语+新概念学习资料大礼包

微信扫一扫 自动获取网盘链接

更多资料
更多>>
更多内容

小学英语资料大礼包合集

扫描下方二维码自动领取

更多>>
更多英语课程>>
更多>>
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