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李贺集》序

2020-10-02 08:34:00来源:网络

  【答案】

  20. D

  21. C

  22. C

  23.

  (1)您对于诗的研究深刻奇妙广博,并且又完全了解他的长短得失。现在让我为李贺的诗作序而我不辞让,一定不能称您的心意,怎么办?

  (2)只是李贺的诗歌,恐怕有没有这些呢?李贺探寻以往的历史典故,这就是他深深的感慨古今不曾有“经道”之人的原因。

  【解析】

  【20题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对文言实词的含义的理解和把握。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熟透课文,积累实词。还要掌握一些推断文言实词含义的常用方法。如形释义法,以音猜义法,温故知新法(迁移法),以今推古法,互文见义法,随文断义法,语法分析法,分语境析法,结构观察法等。在初中,学生就学过“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这个句子,其中“刺”就是“指责、批评”的意思,把这个意思放入“《骚》有感怨刺怼”这个句中是讲得通的,因为这句话后面说《离骚》说道君臣治乱,时有激发人心的感慨,可见确是“指责、批评”之意,而不是“讽刺”。

  【21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解答此题,需要考生具备18个常见虚词的知识系统,还需要具备在具体情况下推断其用法和意义的能力。题目的每一个选项中,一个句子是该文本的,一个是高中课本内的,这样的话降低了该题的难度。A项的“年且九十”出自《愚公移山》,“且”是“将要”的意思,把这个意思,代入第一个句子,句意通顺。B项的“盘盘焉,囷囷焉”出自《阿房宫赋》,用法是形容词的词尾,翻译为“……的样子”,代入“显显焉”,意思是“清清楚楚的样子”。C项“其皆出于此乎”出自《师说》,“其”为副词,意为“大概”,表推测。把该意放入“某其夕不果以书道不可”,句意不通,通过对该句所在段落的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可知,这个“其”为代词,翻译为“这个”。D项的“所”后面都带了动词,为所字结构。

  【22题详解】

  此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常以选择题和主观题的形式考查,选择题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考生解答此题时,先找准选项对应的区间,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仔细地对比分析。选项C对应文本倒数第二段,原文说“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可见,“严重脱离现实生活,脱离诗文的常规畦径”错。应为虽有不足,却独特超常。

  【23题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解答此题,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概括地说就是“字字落实,留删换;文从句顺,调补贯”,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翻译第一个句子,考生做到字字落实,难度非常小,只要抓好“深妙奇博”“实叙贺不让”“必”这几个关键词即可。翻译第二句,考生要注意几个虚词“乃”“得”“所以”的意义,和几个实词“前事”“经道者”的含义。第二句的翻译,难度较大。

  【点睛】小题2:虚词的用法非常灵活而多变,因此理解起来困难较大。它不仅需要我们朗读并背诵一定的文言文来形成语感,识记其基本用法来形成知识系统,还需要我们具备在具体情况下推断其用法和意义的能力。常见的推断方法有以下几种,句意分析法,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在学习和应试中常用。如“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一句的“因”是什么词,可以结合句子的意思“府吏听说了这个变故,就暂时请假赶了回去”,确定“因”是连词“于是,就”,表承接关系。上下文推断法,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也是在总体把握文句意义的基础上来确定某个词的用法和意义。代入筛选法,如果我们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如“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我们知道“何”的主要用法和义项有:疑问代词,“什么”“哪里”“为什么”“怎么样”等;副词,译为“怎么能”“什么”“多么”等;通“呵”,“喝问”;复音虚词“奈何”“何如”“何乃”“何其”等。一一代入进行理解和筛选,就不难确定副词“多么”这个义项了。交换理解法,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我们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词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用法和意义就是一样的,如果讲不通,意义和用法就不一样。如判断“与我银,为君致阁职”“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这两句,我们知道第二句中的“为”是介词“替”“给”,代入第一句理解:“给我银子,我为你谋个内阁职务。”句子是通的,所以该处的“为”也作介词“替”“给”讲。结构推断法,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点,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的,那么“以”也该和它相同,作连词表修饰关系。二是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份来推断。不同的句子成份就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如“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两句,第一句的“其”在句中作主语,因此应该是代词“它(指鹤)”;后一句的其不作句子成份,只表反问语气,因此应该是副词。成语联想法,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成语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古诗文,故此,其中许多虚词语的含义与用法和文言文中的完全相同。根据这一特点,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虚词的含义,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如“急急乎唯进修是求”一句中“是”的意义和用法,就可根据我们熟悉的成语“惟命是从”“唯利是图”来推断,应该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又人“其始相助,后必相恶”中的“相”,我们可以用成语“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一相同结构的成语来推断,这里“相”是虚指代词“他”,有的又称他为特殊作用的副词。

 

  更多幼升小动态小升初动态小升初备考资料等小学升学信息,请关注新东方在线小学频道。

本文关键字: 小升初语文 文言文阅读

英语+新概念学习资料大礼包

微信扫一扫 自动获取网盘链接

更多资料
更多>>
更多内容

小学英语资料大礼包合集

扫描下方二维码自动领取

更多>>
更多英语课程>>
更多>>
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