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平均数(二)》

2019-09-26 18:04:00来源:网络

  新学期开学在即,老师们都要开始准备教案了。对于一些教学经验还不够丰富的老师来说需要多看一些好的教案,这样会成长的更快。新东方在线小学网整理了《2019年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平均数(二)>》,供老师们参考。

  "平均数"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大胆重组教材,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引入探究式的教法,以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冲突"、"解决问题,感受意义"、"引导探究,构建方法"、"巩固深化,拓展应用"、"评价反思,感受成功"五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充分地动手操作、分析、讨论等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探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49~51页。

  学情分析

  平均数是统计工作中常用的一种特征数,它能反映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用途很广泛。学生对统计的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多次经历统计数据的全过程,但对统计数据的分析观念不是很强,尤其是用平均数对统计图进行分析是第一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了解平均分与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结合对统计数据的分析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的。这一知识既是前面所学统计知识的继续,又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求平均数问题及统计图表做准备。教材由套圈比赛双方的人数不相等时如何公正的评判哪个组的实力强,引出了需要计算出平均数,突出了平均数的实际意义与存在价值。学生在动手操作移多补少的过程中感悟和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得出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感受平均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在生活中获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对策: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提供学生自主探索的平台,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形成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统计图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冲突

  1.出示套圈比赛视频。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套圈游戏吗?三五班的同学们正在举行一场套圈比赛,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出示一组和二组的成绩统计图。(一组、二组人数相等)

  师提问:从图上你能看出一组和二组,哪一组的套圈的水平高一些?你是怎么想的?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用比总数的方法来判断】

  (引导学生发现:人数相等时,比较两个组各自套圈的总数就可以比出两个组套圈水平的高低。)

  3. 出示一组和三组的成绩统计图。(一组、三组人数相等)

  师:一组和二组比一组赢了,那么一组和三组比又会是哪个组赢呢?

  【学情预设: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不同的观点,可能说比总数不公平】

  (师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明白:在人数不同的情况下,也可以比较两个组套圈的整体水平的高低。)

英语+新概念学习资料大礼包

微信扫一扫 自动获取网盘链接

更多资料
更多>>
更多内容

小学英语资料大礼包合集

扫描下方二维码自动领取

更多>>
更多英语课程>>
更多>>
更多资料